工程案例

公司简介MORE

公司简介

核心价值观:诚信、创新、服务 企业核心: 诚信 企业精神: 团结拼搏、开拓求实、满足用户、科技进步。 客户:为客户提供高质量和最大价值的专业化 ...

废气处理
当前位置:主页 > 工程案例 > 废气处理 >

疫情之下的新业态与新机遇

类别:废气处理日期:2020-03-06
我要分享

疫情的持续给经济社会运行带来巨大挑战,同时也给一些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。随着全国疫情防控形势出现积极向好的态势,一些新业态也正逐渐显现。在疫情的震荡中,相关领域需要提升创新求变意识,顺势推动产业转型和升级。

数字政务与智慧城市

在本次疫情防控中,互联网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数字政务等科技手段作用发挥效果显著,为疫情防控提供了重要支撑与保障。比如,一些地区运用电信等大数据,加强疫情溯源和监测,提供人员流动信息,支撑服务疫情态势研判、疫情防控部署。

然而,此次疫情也暴露出个别地方政府数字治理能力欠缺,科技防控地区应用水平不平衡等问题。如疫情防控中,个别地区信息收集共享、物资调配、跨领域协调、政务服务等主要还是靠腿、靠嘴、靠笔,防控效率打了折扣。

《北京青年报》文章《抗击疫情也是对中国数字政务的大考》指出,数字政务服务疫情防控过程中,也暴露了我国数字政务总量不足、分布不均(主要分布在440余个地级以上城市,有2000多个县域服务欠缺,其中约2/3为空白区)、质量亟待提高等问题。

因此,不少地区或将以此次疫情为契机,推动数字政府及智慧城市建设。利用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将加速,支撑整个社会治理体系的科技能力升级。这方面,上海已经开始行动。近日,上海市政府发布《关于进一步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》,计划聚焦智慧政府、智慧社会、数字经济等,全面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与城市发展战略深度融合,到2022年,将上海建设成为全球新型智慧城市的排头兵、国际数字经济网络的重要枢纽。

推动数字政府及智慧城市建设,需要打通数据壁垒,让城市数据赋能社会治理精准化、精细化。腾讯研究院文章《从“硬核”到“智慧”,疫情之下的城市数字治理洞察与思考》分析认为,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,卫生部门与公安、交通、通讯、医疗物资管理部门,以及周边城市乃至社区间的协同治理能力和效率受到了较大挑战,进一步凸显了跨部门、跨城市间数据融合的需求与紧迫性。

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石勇建议,政府内部相关部门的数据应该全部打通、全面升级,再整合外部数据。未来数字基础设施的升级,需要大数据层面的三方融合:一个是政府的数据,第二个是企业的数据,第三个是开源的数据。

企业数字化与新业态

此次疫情暴发后,社会线下运转被阻隔,针对企业的在线办工、远程会议等应用迅速发展,企业的数字化成为舆论讨论的一大焦点。

在线办公领域,互联网科技企业阿里巴巴的钉钉、腾讯的企业微信和腾讯会议、字节跳动的飞书、华为的WeLink等办公软件,主打“不出门”办公、教育、会议、培训、医疗、会议、培训等应用场景,在疫情防控期间获得了大量用户。艾媒咨询2月2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,2020年新春期间中国远程办公企业规模超过1800万家,远程办公人员超过3亿人。

随着在线办公的迅速发展及用户的激增,有望给相关产业需求提升和产品的升级换代带来推动作用。《人民日报》海外版报道《“云办公”帮助企业战“疫”》援引业内人士观点认为,虽然在家办公是暂时的,但有了用户习惯的培养,只要服务跟上,体验好,符合用户基本需求,互联网轻量化的办公理念一旦被市场广泛接受,后续在出差期间、多点办公等情形下,转化率和留存率都会比较高。

此外,企业数字化也成为舆论关注焦点,被认为是疫情后,企业的长远发展方向。《人民邮电报》文章《工业互联网:制造业的疫情应对之策》称,为了能够应对冲击,业界积极探索利用工业互联网技术,在提升疫情防控效率的同时,帮助企业精准对接客户,实现网上协同办公,提升企业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,加快推动制造业复苏。文章强调,从长远来看,还需要持续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,以提升制造业风险抵抗能力。大力推动工业互联网技术产品创新,加速推动企业开展设备联网、系统集成等数字化改造,鼓励引导重点工业设备和业务系统上平台用平台,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模式推广普及,全面提升企业数字化管理水平和智能化生产能力。还有观点认为,数字化是企业关键的反脆弱能力,在线化、数字化是中国各行各业的必然趋势。

疫情为企业孕育大量在线办公业务的同时,也催生新的企业业态,带来资源的整合和业务的重组。比如,受疫情影响及复产复工的开展,企业积极探索“共享员工”模式,不少地方政府也在积极推广这一模式。据《经济日报》报道,青岛市南区大力推广“共享员工”模式,依托行业协会,帮助企业搭建沟通平台,推动更多暂时待业员工尽快上岗。可以预见,随着共享企业的增多,可能会出现专门从事“共享员工”管理的平台类企业,“共享员工”会发展成一种更加灵活的用工机制。